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,进入小学生活是他们成长阶段的重要契机,既充满期待又难免忐忑。
为帮助孩子们顺利适应小学生活,我们精心设计了循序渐进的活动,旨在为孩子们提供温暖、自然的小学入学体验,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快乐中完成这一重要的人生过渡。
01: 熟悉的校园环境
在荟同校园里,幼儿园与小学并非割裂的两个世界。穿过连廊与幼儿园活动室,我们便来到中小学的教学楼区域。
令人惊喜的是,幼儿园孩子们对这个片区已经非常熟悉。在过去的日子里,我们常常参与到如点灯仪式、毕业典礼等大型跨年级的校园活动中;每一周,我们还会在晨间音乐会上观赏哥哥姐姐们的表演。
这种日常的接触让孩子们对"小学"这个名词不再感到遥远和陌生。
校园设计师的巧思让幼儿园和小学教学楼间的衔接变得自然而然——共享的校园中庭、相连的户外活动区、色调统一的展示墙,所有这些都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未来的学习环境。
在K班的小朋友看来:"小学就是哥哥姐姐的教学楼,我早就认识那里了!"
02: 沉浸式课堂体验
在整个4-6月,我们都安排了丰富的活动,帮助K班级的小朋友们顺利过渡到小学的生活中。其中最受欢迎的要数“小学课堂体验日”。我们邀请K班的小朋友们来到一年级的课堂中,和小学的哥哥姐姐们一起上英语、科学、数学、中文课程。
在英语课上,孩子们通过讨论了解到传统故事类型的要素,他们还一起阅读了故事《三只小猪》;科学课上,他们穿上实验服和一年级学生一起学习了如何撰写实验报告;数学课变成了有趣的数字游戏;中文课上,孩子们还一起学习了甲骨文。
这些课程既保留了荟同小学课堂的形式,又融入了幼儿园教学的趣味性,让每个孩子都不自觉地沉浸其中。
03: 搭建友谊桥梁
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不仅涉及环境适应,更是社交关系的延伸。我们策划了多项创意活动,如泰迪熊阅读日、校园寻宝游戏、小学分享会等,旨在促进不同年龄段孩子之间的交流。
04: 持续互动深化情感联结
在5-6月里,我们还准备了更多精彩活动,如书信写作和笔友见面会——在活动正式开始前,K班小朋友和一年级学生将每周互寄信件。孩子们用图画、简单的文字表达自己,这种"慢交流"方式不仅促进了跨年级友谊,还自然提升了写作技能。每周持续的笔友通信,直到隆重的"见面会"当天,孩子们才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笔友是谁。
联合主题合作——在"我们的社区"主题下,ELC和一年级学生将共同创作大型壁画;在"季节的变化"项目中,大小孩子将一起观察记录校园植物的生长。这些合作展示了ELC和一年级之间紧密的联系,有效增进了跨年级社区意识。
儿童节特别活动——我们邀请了一年级的同学参加到幼儿园的儿童节庆祝中。大孩子们在游戏互动中,体验到"小主人"的责任感;幼儿园的孩子们则在熟悉的节日里,感受到来自小学哥哥姐姐的关爱。
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,我们看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:幼儿园孩子们对小学生活有了具体而积极的认知;一年级学生通过担任"小导师",责任感、领导力得到培养;跨年级友谊自然形成,为未来的校园生活打下良好社交基础。
在荟同,从幼儿园升到小学并非突如其来的转变,而是一场浸润在日常点滴中的自然成长之旅。
当幼儿园的孩子们最终进入荟同小学部时,他们眼中闪烁的不仅是对熟悉环境的亲切感,也有在跨年级互动中萌发的友谊种子,以及对学习生活的无限期待。而这,正是教育最美好的开始。